发展粮食产业 行动造就未来

——写在第41个世界粮食日
日期: 2021-10-16 09:30:23
来源: 十堰日报

今天(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世界粮食日所在的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产业关系广大百姓福祉,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是国之大计和民生根本。长期以来,我市发力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大力推进粮油产业发展,倾力强化粮食流通监管,全力夯实粮食安全产业基础,用实际行动开创粮食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长期以来,我市坚持人民至上,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经过不懈奋斗,实现了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产业在消除贫困全面小康、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我市粮食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永恒的课题”,严格按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要求,统筹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强化项目支撑,补齐粮食应急短板,提升粮食流通安全保障能力,全市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显著提高。

我市切实发挥粮安办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制定粮安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分工方案,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职责,建立联络员机制,形成政府负总责、部门抓落实、生产保底线、储备保应急、流通保平衡、质量保安全的粮食安全责任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重点考核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保障区域粮食流通市场基本稳定、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运用责任考核结果,促使各县市区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真抓真管,抓细抓实。2017至2020年,我市连续4年在全省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全力落实粮食监管责任

颗粒归仓,天下归心。我市不断完善粮食收储体系,建成以省级粮食储备为依托,市县粮食储备为核心,粮食经营单位库存和农民、市民口粮储备为补充,具有山区粮食主销区特色的粮食储备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储备粮管理创新,探索建立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新模式,鼓励引导粮食储备企业与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实现粮食就地存储、加工与配送,化解轮换风险。加强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应急防控能力,建立了多家应急供应主体。疫情期间,全市发改系统主动扛起粮油应急保供重任,各级发改部门闻令而动,密切配合,通过加强监测预警、落实物价监管等举措形成保供合力,全市粮油量足价稳质优。

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粮食生产布局和消费布局,制定完善十堰地方粮食储备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新建和改造中心粮库7个,其中具备“四合一”科学储粮技术装备的仓容占总仓容的91%,全市安全粮比例达到95%。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引领,普及机械化、自动化、低温化、散存化、高新化的科学储粮技术,推广仓顶喷水、灯光杀虫,节能减排、综合控温、压盖密闭等实用技术,提高科学储粮水平。积极选派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突出的技术骨干参加国家和省局组织的各项技能和知识竞赛、培训,多名职工在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创新管理方法,抽调仓储专业技术骨干组建粮油安全储存技术指导服务队,指导基层仓储管理人员解决安全储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十堰粮食仓储工作得到了国家局和省局的高度肯定,2016年全省提出了“外学柏乡粮库,内学十堰粮库”的要求,号召全省粮食系统学习十堰“精细管理、科学储粮、团队协作、文化凝聚”的经验。

以“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完善粮食流通监管体系,郧西县粮食局、丹江口市粮食局被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以粮油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强化粮食政策法规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粮食执法舆论氛围。以“三无”(行政执法无过错,涉粮案件无积案,粮食安全无事故)为目标,严格管控粮食流通环节质量安全,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有效提升了粮食监督检查科学化水平。积极使用“12325”粮食流通监管热线,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涉粮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100%。

持续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稳定粮食产业和粮食安全基本盘,让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粮食工作永恒的使命。

“十三五”期间,我市争取“优质粮食工程”项目144个,粮油优质品率有效提升。制定《十堰市粮食产业龙头企业三年培植计划》,“十四五”期间,实施“5321”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计划。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培植一批具较强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的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进而带动全市粮食产业结构转优、机制转活、动能转强、质量转高、效益转好,推动全市粮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在牢牢端稳“饭碗”的同时,更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加快粮食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效益。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粮油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累计研发新产品11个,引进新工艺13项,校企合作项目22个,其中12项已转化应用。争创名优品牌,全市拥有国家驰名商标3个,“荆楚好粮油”4个,湖北省名牌产品1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15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有机食品认证4个,地理产品标志6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培植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3家,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66家。

扎实做好项目实施监管。严格按照“选得上、可支持”的目标,强化项目“定时、定向、定项”调度,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条硬措施,发扬“店小二”精神,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

积极行动造就更好未来

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积极行动起来,谱写粮食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多措并举常抓不懈。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鼓励多元收购,强化市场监管,规范收购秩序,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储备,加强粮食市场监测,提高市场应急供应能力;加强仓储管理,做好秋冬粮库安全大检查,确保安全粮比例达95%以上;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实现粮油储备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粮食流通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适时开展粮食收购、销售、统计等专项检查。加强原粮及“放心粮油”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政策性粮油出入库检验率100%,杜绝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抓好粮安责任落实,护航粮食安全战略。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具体责任,切实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保障民生工作的基本任务来抓。坚持联席会议制度,促进部门联动,定期组织成员单位研究粮食安全工作,加强督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抓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完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售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近就地实现粮食转化增值,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升级成果,带动地方农民持续增收、企业持久受益、消费者得到实惠。

加强粮食文化建设,营造节粮爱粮氛围。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相继开展了“爱粮节粮人人有责”“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等系列活动,“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引导群众关注粮食安全、关心粮农利益、倡导合理消费、践行爱粮节粮,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宣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让老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便利、吃得健康,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记者王雁博通讯员张蕾李畛张毅

责任编辑: 陈玉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