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竹溪县中峰镇狄峪沟村“你我他共建家”暑期家风分享会上,该村最美少年张仕杰分享了他的家风故事。他说:“我家并不富裕,但我从小就懂得感恩和节俭,也明白家人之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好的家风是家庭和睦的根基。”
近年来,竹溪县针对家庭责任弱化、家庭角色扭曲、家庭亲情淡漠、家庭发展能力欠缺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党建+家建”乡村治理模式,突出家规家训建设,开展“五好家庭”创评,实施“齐家、育家、暖家、安家、富家”工程,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由“小家好”到“大家好”,从而实现“家建好、天下安”。
中峰镇发扬“我家”带动“他家”共建“大家”
突出家规家训建设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孝父母、宜友兄、守国法……这是我们封氏家族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的准则。小时候,爷爷奶奶就教导我要做一个正直、友善的人,长大后,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懂得家风内容的真实含义。”近日,中峰镇长岭村12岁的封烨在村里举办的家风故事分享会上分享了家风家训。
近年来,竹溪县广泛开展以“晒”家规家训、“访”旺族大户、“讲”家规故事、“树”家风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通过人立言、家立规、族立训、村立约,把互亲互爱、尊老爱幼的家风升华为邻里互助、奉献友善的民风。
该县组织工作人员整理编辑《竹溪县家规族训辑略》,从近万条家规家训中甄选、修订100余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让家规家训融入村民生活,成为规范行为、引领道德风尚的重要抓手。以“慈孝”为道德原点,根据村民需求和特点,重点将“勤、孝、礼、德、信”等农村实用的家训格言做成字画牌匾,开展“褒奖礼”“故事汇”“授匾额”等多种形式的褒奖活动,让“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让更多的人知家训、定家规、讲家教、正家风。截至目前,全县家规字画牌匾入户达4万余户。
竹溪县在蒋家堰镇敖家坝、中峰镇同庆沟、水坪镇大石门、龙坝镇肖家边等乡村建设中,植入家规家训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修复甘宗祠、敖宗祠、沈凯故居。同时,修建标识牌、喷绘文化墙、设置展示栏,共建成文化大院15个,打造家风故事展示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1000余处。完善乡镇文化站14个,建成乡村文化广场271个、文化活动室293个、乡村道德讲堂194个,寓家风文化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之中。
竹溪县还在全县收集“敬祖守家”“耕读传家”“慈孝治家”“勤俭持家”等典型家风故事,挖掘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举办“乡村大讲堂”、家训诵读会、家教交流会、家风晒讲秀等活动,引导村民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鼓励文艺工作者以典型家风故事为基础,创作以农妇王大芝为原型的山二黄戏剧《带着公公出嫁》等60多个文艺作品,在全县巡回演出,拓展家风故事的示范效应。
开展家庭系列创评 激活家建内生动力
年近七旬的“中国好人”李军,投资60多万元,创办竹溪县“经典100悦读社”,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招募40余名志愿者,使“经典100悦读社”由1家书屋拓展到13家悦读社,累计关爱留守儿童2000余名,助力30多名学生考取重点大学,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诗奶奶”。
新洲镇新华村评选“五好家庭”
近年来,竹溪县坚持民评民议民表彰,开展“五好家庭”(遵规守矩好、勤俭持家好、孝老爱亲好、耕读传家好、清洁卫生好)评选活动,创新推出公示榜、积分榜、光荣榜“三个榜单”,对评定的“五好家庭”,由村“两委”公开表彰,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家庭成员在参军、上大学、就业推荐、创业支持等方面获得优先支持。目前,该县已评选“五好家庭”1625户,慈孝之风、耕读之风、信义之风、勤俭之风盛行。
在此基础上,竹溪县以乡贤典范为重点,挖掘家族先贤名人,选树当今楷模,推崇草根英雄,激励和引导群众学身边好人、做荣誉村民、当道德模范。全县涌现出中国好人8名,湖北好人10名,“十堰好人·楷模”56名。
龙坝镇肖家边村孝老爱亲蔚然成风
竹溪县还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群众做好人好事,自觉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参与公益、疫情防控、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行为纳入“积分制”管理项目,设立积分项、加分项、减分项,建立“爱心超市”“积分存折”,村民凭积分可定期到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让积极参与者有积分、有奖励、有颜面。中峰镇同庆沟村80多户农民帮助村中企业在大雨来临前抢收稻谷,村里对这些家庭予以积分奖励,发放荣誉证书,得到村民广泛认可。
创新家庭档案建设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家庭档案,承载记忆,记录发展,传承文明。
近年来,竹溪县创新家庭档案建设,详细记录新建房屋、修缮庭院、栏圈改造、环境整治,重点记录添丁之喜、升学之喜等家庭大事,擦亮家庭生活的原本底色,提升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唤醒家庭成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励家庭成员爱家兴家,传承优良家风。
在创建家庭档案过程中,竹溪县乡村干部主动入户与村民座谈交流,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根据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村民发展家庭产业,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职业特点,打造“生漆之家”“油磨坊之家”“贡米之家”“贡茶之家”“竹溪蒸盆之家”等各色家庭名片。创新推行“五天工作法”,变“群众上门”为“干部入户”,乡村干部在每周二“民情走访日”集中入户,听取村民所思所想所愿,记好民情日记,以“群众说干部写”的方式,干群共谋共解家庭建设难题。
在此基础上,竹溪县鼓励每个家庭在家庭档案中记录家庭微心愿。各村在广泛了解各户微心愿的基础上,搭建“众人来商量”平台,通过乡村场院会、社区楼栋会、民意恳谈会、村头夜话会,征求群众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按照“争取政策解决一批、解释说明一批、办理答复一批”的方式,分批分类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并依次解决,把每个家庭的“美好心愿”变成“美好现实”。(通讯员 周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