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没刮皮的,叫金边洋芋干,更受顾客欢迎。这不我们又趁天气好,再多晒些。”8月20日早晨,竹溪县泉溪镇塘坪村二组吴传秀母女俩坐在院坝里,欢快地切着土豆。吴传秀说:“在村级运营管理公司的带动下,我们4月份把去年留作自食的12斤洋芋干全卖了,6月份新土豆上市又加工60多斤,也都卖完了。”
今年57岁的吴传秀,是个勤快能干人,一大筐淘洗干净的黄皮黄心土豆,在她手起刀落之间,就变成厚薄匀称的土豆片。
高山土豆是泉溪镇的特色农产品。“大的进超市,中等的留种芋,剩下的小土豆,用来加工土豆干。”吴传秀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介绍,以前这些小土豆,除自家晒点土豆干自食外,大多数作为边角料喂猪喂牛或者丢弃。
该村村级运营管理公司成立后,搭建起了农特产品交易平台,隔三差五就有干部上门收购村民们吃不完的土豆干、高山腊肉、土鸡蛋等农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今年至少可以卖100斤土豆干,增收3000余元。”吴传秀高兴地说,“年底公司还进行利润分红,40%归村民,那又是一笔收入。”
近年来,“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竹溪县,针对农村人口流出,土地、房屋出现闲置,闲散劳动力不能稳定就业,农特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把村集体和各家各户闲置房屋登记造册、规划用途,建立闲置资源库;将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分门别类登记,建立人力资源库;将村内农机农具、喷雾机、耕地机等农业机械进行统计,建立农资储备库;把农户吃不完的腊肉、土鸡蛋、土豆等农特产品,统一收储,建立农特产品交易池。通过建设“三库一池”,全面掌握各村“家底”。
在此基础上,该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以村为单元,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股权变资金、资金变项目、项目变收益”思路,统筹农户闲置资产和富余农资,以及村集体的资产、资源、实物,作价入股,成立村级运营管理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运营管理。
在收益分配上,该县探索建立“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按“4222”比例分红,农户分40%、村集体分20%、运营主体分20%、留20%作为发展资金。
“让村民技有所用、物尽所用,居家增收;让公司‘借鸡生蛋’、创收盈利,实现双赢。”该县县委书记柯尊勇介绍,组建村级运营管理公司,不仅激活了农村资产资源,还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该县已在龙坝镇肖家边村、蒋家堰镇岳王庙村、汇湾镇土地梁村等38个共同缔造试点村,组建村级运营管理公司,后续将在全县所有建制村推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兰瑞文 特约记者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