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商用车轮智能工厂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记者全正摄
3月20日,业内首台 L4级无人驾驶清扫车下线;4月2日,东风商用车发布数据,一季度产销均超过3万辆,其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89%;4月10日,东风特汽 L4级无人驾驶商用车量产……短短1个月时间里,我市汽车产业捷报频传,传递出汽车主导产业向上发展的强烈信号。
汽车产业是我市“看家产业”。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为主攻方向,壮大商用车、专用车、零部件产业,构建纯电、氢燃料、混动等多元产品矩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下一代汽车产业生态圈,持续巩固“中国商用车之都”地位。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源自整车、零部件企业的创新突破,以及智能化基础设施的稳步推进。
无人驾驶破局
驶向智能新赛道
当传统制造业基因与数字变革浪潮激烈碰撞,我市整车企业以创新引擎点燃转型火炬,在智能化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十堰加速度”。
4月10日,在十堰经开区龙门工业园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一辆身披红绸的无驾驶室厢式物流配送车驶出生产线,宣告十堰造 L4级无人驾驶商用车正式量产。
“该车由纯电驱动,最长续航240公里,最大载重达1.8吨,搭载雷达及摄像头,可自主完成避障、路径规划、夜间行驶等 L4级别自动驾驶,还拥有智能温控等多项硬核科技。”东风特汽负责人介绍,当日两家战略客户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将合作生产2000台该型车辆。
时光回溯到一个月前。3月20日,随着首台光珀 V2无人驾驶清扫车下线,位于茅箭区的城市之光无人驾驶智造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城市之光(深圳)无人驾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荩介绍,作为业内首台 L4级的无人驾驶清扫车,其清扫宽度达2米,满电可续航5小时以上,电量较低时自动返回充电,一天能工作12个小时以上。该清扫车搭载车规级自动驾驶域控系统,可自主规划清扫路径,遇到障碍物时自动减速、避让绕行。目前,该公司已具备年产3000台无人驾驶清扫车、5000台线控底盘的能力,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东风商用车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技术创新应用,进展令人欣喜。该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商用车智能驾驶联合研究中心,加大智能驾驶领域研发投入,在整车算法、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等方面实现自主开发。目前,东风商用车已聚焦环卫、钢厂、矿山等典型场景和客户需求,构建起纯电、氢燃料以及智能生态要素,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成果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三环汽车提升改造6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项目正加快推进;大运汽车新建的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可实现4.5吨至31吨商用车柔性化生产,并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实现突破。
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聚集9家新能源整车企业,超500款新能源车型完成公告认证,构建起全品类、全场景的产品矩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汽车制造业产值达298.8亿元,同比增长5.3%;汽车产量5.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倍。
精密智造攻坚
锻造产业硬脊梁
整车的智能化离不开与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创新。在十堰,一场零部件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正席卷而来。
4月23日,在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商用车轮智能工厂,机械臂上下挥舞、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加紧生产商用车钢车轮。该智能工厂是东风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新建13条高端生产线,拥有轮辐数控旋压、合成自动焊接等6大新工艺新技术,预计今年实现产值30亿元。
在东实大洋电驱系统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新引进的两台智能化机械臂灵活地伸展、摆动,均匀地将胶水涂抹在电机部件上。得益于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该公司已实现自主生产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等“大三电”系统,产品不仅满足本地整车企业需求,在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也成效显著。
在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工程师正在调试新型电子换挡器。“我们拥有122项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其中捷途旅行者电子换挡器取得‘一种多挡位轨迹槽体以及车用换挡器’专利。”该公司总经理孙军海介绍,目前公司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布设 AMT电子换挡器生产线。
在湖北雅格力特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型节能环保电气设备正批量下线。该公司负责人杨勇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六代智能充电桩体积较前代产品缩小30%,充电效率提升40%,精准适配新能源汽车短时高效补能需求,第六代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今年产值有望实现同比翻番。
此外,东风延锋(十堰)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司投资的智能座舱系统制造升级改造项目,相关产品配套东风商用车、陕汽等车企,覆盖传统能源、新能源、智能驾驶领域。华阳变速、泰祥股份等600多家零部件企业成为国内新能源主流车企一级供应商……
“每3分钟就有1台龙擎动力链面世,每2.8分钟就有1台驾驶室下线,每1.5分钟就有1辆东风商用车下线……”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汽车螺丝钉到车身、车架、车桥总成,从发动机、变速箱到动力电池,在十堰都能找到零部件生产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零部件企业3167家,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
车路云协同
绘就智慧交通图
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更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
我市高度重视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出台了《十堰市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产业规划、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等多方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自去年7月正式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以来,我市持续加快推进建设全域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不断拓展智慧物流、智能环卫、无人配送、智慧公交、智能停车等商用场景应用,致力打造全国商用场景全域试点应用标杆城市。
4月23日,十堰城区北京中路,一辆外表呆萌的无人驾驶清扫车缓缓行驶。9个月前,十堰启动无人驾驶清扫车首批示范运用,将两条线路的清扫工作“承包”给无人驾驶清扫车。
“一台无人驾驶清扫车的工作效率,抵得上3至5名环卫工人。”城市之光(深圳)无人驾驶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服务总经理程东亮介绍。
在十堰经开区龙门工业园,无人驾驶公交车已实现常态化运营。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专家滕鹏介绍:“该车搭载自动驾驶系统,还有远程驾驶系统以及导乘系统,车身配备有128线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保证车辆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2023年,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与十堰经开区携手启动十堰智能网联项目线路试运营,构建起以“车+路+云+站+场”为中心的智慧公共交通全场景无缝化移动服务新模式,3条试运营线路实现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启动智能网联应用场景示范运营的地级市。
在茅箭区,“车路云一体化”路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已列入重点建设清单,预计6月份开工。该项目以城市主干道及重要交通枢纽为试点,将增补信号灯控制器、监控摄像头、毫米波雷达、V2X通信模块等,升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让“聪明车”驶上“智慧路”。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截至去年底,全市交通信号机已100%联网,获评国家“千兆城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23.8个,5G覆盖率达100%。搭建全生态系统性服务平台,建成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实现中心城区城市数字模型全覆盖,是全省首个按照规范标准验收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建成“武当云谷”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化转型,打造更多应用场景,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在全球汽车产业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记者 纪枫波 实习生 刘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