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指望着靠企业包揽,现在发现只要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生活一样会变美好。”9月13日,十堰市茅箭区东风公司锻造新村小区居民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纷纷感叹。
十堰因车而建,先有“厂区”后有“城区”,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2021年1月,该市承接下东风公司十堰基地7大板块50多家企业、6万多户职工的社会服务。此后,十堰坚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促成职工从“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实现原来靠单位“大包大揽”,转换为现在的“点子群众出,方案集体定,事情一起办”,彻底改写了当地的基层治理模式。
给参与权 给话语权 给管理权
社区的事让居民做主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锻造新村小区,是东风汽车公司锻造厂的家属区,有18栋楼房、776户职工。因楼顶漏雨、不隔热,顶层住户就在楼顶种菜、搭建隔热棚。而小区其他住户有意见:种菜异味大,不卫生,而且乱搭乱建,不安全。
如何破解?茅箭区路北社区把参与权、话语权、决定权交给小区居民,“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
为此,路北社区分楼栋召开16次场院会,收集改造意见120多条。随后,路北社区党支部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形成5条决议:拆除违章建筑、更新楼顶隔热层、弱电管线“四网合一”、雨污水管线换新、架空线整治。
“小区拆违很顺利!”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路街办路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莉君说,目前已经拆除300多处违建、清理2000余平方米菜地,其他事项正有序推进中。
群众发动起来后,不仅解了难题,一些“让人烦、没人管”的事也有人管了。
车城路街道中岳华庭小区,有5栋539户居民。过去,小区“乱糟糟”,公共绿化区荒草丛生,路灯坏了没人修,台阶没有护栏和扶手……
2022年7月,中岳社区党支部充分征求民意后,组织召开楼栋会,形成电梯、景观树木、路灯等5个小区管理公约。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管理机制下,电梯无出风口、台阶无护栏、路灯不亮等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理事会、业委会、志愿队
把“原子”凝聚在一起
“最近有人在犟河边洗小汽车!”“有些居民把垃圾扔在河边!”……
9月3日,张湾区花果街道放马坪巷居民理事厅内,20多名退休工人围绕犟河环保话题热烈议论。
“河道美才有生活美,我们应该向居民发出犟河生态保护倡导!”理事会会长杨志金的话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不在河边野炊;不在河边洗车……”保护犟河六条倡议很快形成。
放马坪巷位于张湾区六四社区和花园新村之间,犟河流经这里。巷子东西两侧是东风汽车公司轴瓦厂、化油器厂,及两个厂的职工家属居住小区。
多年前,轴瓦厂、化油器厂不仅办有食堂、医院、学校等,还负责“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服务。随着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改革,这些居民由“单位人”转向“社区人”,河道污染、环境卫生等一些公共事务,常处于无序状态。
退休工人杨志金主动揽起了“闲事”,和热心居民一起倡议成立放马坪居民理事会,组建 “犟河民间护河队”“青年志愿队”“红白喜事服务队”等,把居民尽量吸纳进一个或多个群众组织中,就河道卫生、古迹保护、社区服务等居民操心事、烦心事开展民主议事,做到“众人的事众人来商量”。
理事会、业委会、志愿队等群众组织,把大家的心拢在一起,放马坪巷的面貌也变了样。不仅将土路改造成水泥路,铺设污水管网,还将马灯、烧柴灶台、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巧妙镶嵌成文化墙,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居民还选树出了杨万丽、陈永兰等一批孝老敬亲榜样,并把事迹在小区张榜。
资源下沉 平台下沉 干部下沉
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来!来!来!大家一起动起来。”
37名老人,随着党员王泽敏的口号起舞,他们中最大的94岁,最小的75岁。
王泽敏今年已80岁,是东风汽车公司退休职工。从今年4月开始,家住张湾区王湾社区永光新村的她,每天都到社区邻里中心做义工,教大家唱歌、做手操舞等。
永光新村小区是东风汽车公司水箱厂家属区,住着886户1210人,其中一半左右是60岁以上老人,面临养老服务短缺难题。
今年初,在王湾社区党总支发动下,小区成立“银龄互助小组”,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王泽敏正是其中一员。
同时,王湾社区还组织成立以退休党员为主的小区党支部,推荐退休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单元楼栋长,开展楼栋巡查,关心独居、高龄、残疾等特殊群体。
近年来,十堰市推动资源、平台、党员干部下沉到老工业区的社区,搭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服务体系,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张湾区兴办社区老年学校,为2000多名老人“充电”;在袁家沟等社区,试点“时间银行”,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蓝山郡等社区,建立爱心托管课堂,解决部分职工家庭子女课后及假期无人照顾等难题。茅箭区统筹54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开展“双报到”“三认”等活动;组建150余支帮办代办队伍,承接证件办理等服务,今年6月以来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4637件。(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李启东 朱江)